NULL
有一次和几个俱乐部的馆长聊天,大家提到钱,都很焦虑。 有个朋友说,拳馆最惨的时候,实在拿不出钱发工资,他从六个借贷平台借了高利贷。 有人过来问,对你们来说,钱是很重要的问题吗? 我们说,不不不,钱是全部的问题。 是的,俱乐部难盈利是馆长们最大的痛点。 每年有多少痴迷搏击的武者满怀期待的扎进这个行当, 认为大家越来越重视健康了,练搏击的人肯定越来越多…… 兴奋的把压箱底的钱拿出来买了装备,租了场地。 才发现学员真的不好招,日常支出真的很多…… 甚至连每个月发给教练的工资都感觉是个很大的负担。 焦虑、不安、急躁成了常态。 恨不得每天在拳馆门口对路人喊,练习搏击是健身的最好途径,都来练啊…… 但想想就能明白,即使这样做,也是徒劳,从门前经过的人中能有几个是想练搏击的啊? 满世界宣传推广,地推、软文、APP、百度、360、58、大众点评…… 每个都要花钱,眼见钱越来越少,拉来的人还不够宣传费用, 渐渐对这些都失去了兴趣,有了新的平台,甚至都不想尝试一下。 最怕的是借钱成了常态,被各种借贷平台追债追到关手机…… 每次听到这个月又亏了多少钱,就让我们瑟瑟发抖。 “喜欢就去做,早晚能成功”压根就TM是一句笑话,远大的理想终究敌不过残酷的现实。 直到有一天,终于承受不起…… 上半年还是开业大吉,下半年就关门的事,真的不少。 有人会说,那你们当馆长的不要太贪心啊,小而美也是可以的。 可是,小而美也要花钱啊,该花的一分都不少啊。 谈论做大做强这种事,真的太奢侈了。 更接地气的话题是:活下来。 有时觉着,俱乐部馆长就像是水里的鱼,顾客们在岸边走来走去,不知道谁会在哪里扔下一撮救命的鱼食。 有了这撮食,就能活命。 没有这撮食,就看能不能撑到下一撮食了。 昨天还在酒桌谈的创业真理,今天就被验证是错的。 我们分分钟都在打脸。 “所有伟大的公司,早期的创意看上去都很傻逼。 所以,你的想法越多人反对,你才更要坚持。 因为少数人看到的未来,才是对的。” 这个说法,很多人去试了,发现也是错的。 馆长们每天都有一万个困惑。 要不要换个项目,赌不被看好的未知市场? 是不是该让教练去推课,推课会不会影响信誉? 到底是砸的钱不够多,还是砸错了方向? 当下遇到的困难,对拳馆来说,到底是警示、还是考验? 是坚持高度聚焦到一种搏击项目,还是多元化授课? 每个问题都能把人给弄死。 开拳馆其实就是在创业。 罗振宇就说过,我们创业者是在真空中,没有人告诉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该往哪里去。所有过去习得的道理,在创业生涯中完全没用,你必须孤独地做一个决定,然后以自己的生命和全副身家去承担结果。 这就是创业最酷的地方,也是最残酷的地方。 经营一家俱乐部。 成功,你要做对100个决定。 失败,你只需做错一个决定就可以了。 比如,错过格斗时代俱乐部频道的红利期。 有人说,创业是发现更大的世界的过程,也是被更大的世界蹂躏的过程。 坦白说,很多创业者都长着一张被蹂躏过的脸。 最让馆长们崩溃的,还不仅仅是焦虑和惶恐,而是不被理解。 每当馆长们暴露一下脆弱,吐槽一下,说一说自己如何害怕、如何当孙子,就会有很多人涌上来说: 谁特么逼你开馆了? 你觉得难受你把俱乐部关了啊,矫情个毛线! 这就等于: 你考研很累很崩溃,有人说,谁特么让你考研的? 你加班很累很崩溃,有人说,谁特么让你不选个轻松的工作? 但是,不管是考研、加班还是开俱乐部,都只是想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痛了想喊一喊。 然后,这个时代,我们要讲情商、要讲体面。 痛了不能喊痛,崩溃了不能哭出来。 其实很多创业者都得过抑郁症。 刚刚去世的茅侃侃也是,他是重度抑郁症。 因为太害怕打扰别人,最后只能选择自我攻击。 马云说:没有一个人在这世界上是容易的,有时候是命,就看你怎么看待它。 我想说的是,对于馆长们的焦虑,你可以不理解,但请不要攻击。 也许他的哭,在你看来矫情; 于他而言,已经是全面崩溃前,最后的呼救。 所以,请尊重你身边的馆长,他们也是在为推广搏击,为梦想而前行,但他们承受了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