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在这里不可能在一片文章里来澄清关于训练拳击手的所有谜团。但我们可拿出一个基于业余和专业拳击手合作的综合观点。 1. 过于强调简单的训练 跳绳和慢跑当然可以作为拳击手高强度训练前的热身运动。但做太多却会增加受伤的风险和让拳击手变慢。如果你给快速训练配合太多的慢速训练,你身体就反而不知道究竟要怎样适应导致影响速度和力量。 2. 注重数量而不是质量 你的身体只能从一定量的训练中恢复过来。拳击比赛很少会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如果你想让一个运动员做有质量的训练,热身以后的锻炼不应该超过一个小时。而且,过长的训练时间会导致拳击手进入训练过度状态。 3. 过多的针对性训练 虽然大部分拳击的针对性训练就是拳击,但是仍然有很多锻炼对拳击手是很有价值的。但很容易做的过多。一个例子就是用大锤击打大轮胎来训练腹外斜肌。这些力量锻炼很伤肩膀,所以这种训练不应该用太多。研究表明,除了手腕和手受伤以外,肩膀是拳击里最常见的上身损伤。 4. 用哑铃来做假想敌拳击训练 我们看见很多拳击手用1到2公斤中的哑铃来做假想敌拳击训练,甚至大家熟知的梅威瑟(Floyd Mayweather)也这么做。这种锻炼损坏精细动作套路,以及损伤肩膀甚至腰脊柱。要提高手臂和肩膀的出拳力量,常见的锻炼,例如斜板推,是一个更明知更安全的选择。 5. 不用举重方法 很多拳击手和他们的教练仍然相信举重训练会让你变慢和变弱。力量定义为力x距离÷时间。要达到高力量,你就得有力度。泰森出众的基因赋予他强大的拳,所以他不需要去举重直到他最后的几年。尽管如此,举重训练仍然是最快的最有效训练肌肉的方法。 6. 缺乏握力锻炼 拳击运动里最常见的伤痛就是手腕和手。你完全有理由去找办法来强化前肢和握力。我的健身房配备有厚杠的杠铃和哑铃来锻炼出强握力和增加前肢的肌肉。要减少胳膊肘的压力,这些器材必须有旋转套。但是要注意,用这些厚杠器材的运动员多练几下就很快会达到过度训练状态。 7. 太多无针对性的非常规训练 非常规训练对拳击来说夸大了。我们发现大部分拳击手做的非常规训练都从来不是均衡的。做1000个仰卧起坐貌似很难,但这会导致结构性失衡。再者,虽然很多教练简单的把非常规训练作为核心训练,我们发现要把躯干肌肉弄平衡—横腹肌,你愿意的话—拳击手还需要锻炼下后背肌肉。你应该注意的是,例如硬举和深蹲之类的多关节锻炼(复合锻炼)是非常规训练的支撑功能锻炼。还有,我发现支撑深蹲对平衡这些肌肉的发展很有帮助。 8. 颈部训练方法不平衡 虽然拳击手和拳击教练经常做颈部训练。他们经常不用多种锻炼。最受欢迎的锻炼之一就是训练者做颈部锻炼时用一个背带连着头部。这没什么问题,但是这个锻炼只练到颈部的一个运动平面。你还需要练向前和横向的颈部弯曲,水平旋转,向上和向下斜线旋转,向下斜线旋转。还有,斜方肌的锻炼会有助于支撑颈部,这些都可以用高翻,耸肩,甚至硬举来训练。颈部训练可以极大地降低脑震荡的风险——拳击圈里一个主要顾虑。而且这还可以促进所有上肢肌肉的生长。因为颈部是可以朝多个不同的方向和角度移动,你在发展颈部肌肉时需要用各种锻炼,方法,速度和活动范围。 9. 拉伸不足 拳击手,特别是重量级拳击手,经常绷紧着。这种结构性不平衡会增加受伤的风险和降低表现。拳击手经常没被介绍如何拉伸,甚至他们一天只花几分钟去做机动性锻炼。我让我的拳击手锻炼前会去做动态拉伸作为热身。锻炼后让他们做静态拉伸。 10. 营养学误导 营养学很不幸地是很多拳击手训练中一个被忽略的部分。一个普遍观念是拳击手在训练或比赛前需要糖分。但作为拳手你们应该真的能感觉到理想的营养能在他们的表现中体现出的差别。 转自“天下格斗”,欢迎访问他们的公众号“FIGHTING-TK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