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18个强大理由让你无法拒绝力量训练 · 上 - 健身知识 - 玩格斗 - 您的搏击加油站

玩格斗

玩格斗 首页 最新文章 健身专栏 健身知识 查看内容

18个强大理由让你无法拒绝力量训练 · 上

2018-6-15 22:00 | 原作者: 拳星时代 | 来自: 拳星时代

摘要: 对大多数人而言,力量训练会给身体带来许多好处,比如消除肚腹的赘肉、减轻压力、防治心脏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等。今天就给大家先分享9个力量训练的强大理由。

对大多数人而言,力量训练会给身体带来许多好处,比如消除肚腹的赘肉、减轻压力、防治心脏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等。今天就给大家先分享9个力量训练的强大理由。
1、使你多减掉2公斤脂肪这或许是减肥过程中隐藏的最大秘密。尽管你早已听说过有氧运动是消除腹部脂肪的最重要方法,实际上,力量训练更为重要。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者让体重超标者按照低热量食谱进食,然后将他们分成三组。第一组不从事体育锻炼;第二组从事有氧锻炼(每周三次);第三组把有氧锻炼与力量训练结合起来进行(也是每周三次)。


最终结果是:每组减掉了大致相同数量的体重,大约是9公斤。然而,与前两组相比,第三组多减掉了约2公斤脂肪。因为他们减掉的体重几乎全是脂肪,而前两组只减掉了大约7公斤脂肪,同时还减掉了几公斤肌肉。
2、让你燃烧更多热量从事力量训练(如自由重量练习)会提升你的燃脂水平,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是如此。原来,每次阻力训练之后,肌肉都需要能量进行修复并生成新的肌肉纤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发现,从事一次全方位的力量训练之后,身体的新陈代谢机能保持旺盛状态会长达39小时之多。除此之外,身体燃烧脂肪的能力也会得以大幅提升。与慢跑相比,力量训练会多燃烧71%的热量。因此,要想快速而有效地实现减肥目的,力量训练必不可少。 

3、身形会更加匀称如果你不从事力量训练,肌肉组织就会逐渐流失。研究发现,年龄介于30—50岁的人,肌肉组织会比以前减少1 0%。并且,这一数字到60岁时还会翻番。


更为糟糕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失的肌肉会逐渐被脂肪所取代。研究发现,即使体重保持稳定38年以上的人,每十年也会流失1.5公斤肌肉,而相应增加1.5公斤脂肪。这样一来,不但会使人变得臃肿不堪,而且腰围也会随之增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1磅脂肪所占的体积要比1磅肌肉多18%。好消息是经常参加阻力训练,能够阻止这种情况发生。
4、使你保持年轻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快肌纤维会减少50%以上,而慢肌纤维的减少率则低于25%。快肌纤维对于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能量,它是力量与速度的标志,无论对于提高运动成绩,还是你能从椅子上站起来,都是它的功劳。老年人从座位上站起来时往往都很费劲,这就是快肌纤维减少的结果。


要想挽回这种局面,其实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把铁器举起来。无论是自由重量练习还是重量器械运动都可以,对于快肌纤维来说都是很好的锻炼。
5、健壮肢体骨骼如同肌肉组织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也在流失。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显著增加你因骨质疏松而致骨折的危险。然而,更为可怕的还在后头,英国的科研人员发现,在因骨质疏松而发生骨折的患者中,有50%以上的人因卧床而失去行走能力。此外,脊柱若是出现明显骨质疏松,还会导致老年驼背。令人欣慰的是,研究发现,参加阻力训练16周之后,受试者的骨质密度与血液骨钙素水平提高了19%。


6、提高身体的灵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灵活性会下降50%以上。这样一来,无论做深蹲练习,还是弯曲身体以及身体后仰等动作,都变得困难起来。研究发现,每周从事三次全身性体育锻炼者,在16周试验结束之后,腰臀与肩臂的灵活性提高了11%。 

7、心脏更加健康哑铃与杠铃之类的重量练习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周做三次全方位力量训练的人,两个月之后,舒张压平均下降了8个毫米汞柱。这一数字足以使中风危险降低40%,心脏病危险下降15%。 

8、让糖尿病远离你奥地利的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为期4个月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在从事力量训练之后,显著降低了血糖水平,并改善了身体状况。同等重要的是,力量训练还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方法之一。这种说法的理论根据是:力量训练不但能够燃烧脂肪(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且会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防治糖尿病)。所以,经常参加力量训练,会使身体从容不迫地把血液中的糖分运送到肌肉细胞,不但使血糖水平得以控制,而且会减少糖尿病危险。


9、降低癌症危险每周做三次阻力训练者,经过为期六个月的试验之后,与没有从事力量训练者相比,显著降低了细胞受到氧化损伤的几率。此外,阻力训练能够使食物通过大肠的速度提高56%,这一效果能够降低罹患肠癌危险。 

转自公众号:拳星时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wangedou.com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京ICP备1802292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244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