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给拳击初学者的建议(二) - 拳击 - 玩格斗 - 您的搏击加油站

玩格斗

玩格斗 首页 最新文章 搏击技术 拳击 查看内容

给拳击初学者的建议(二)

2017-4-23 19:58 | 原作者: 拳击吧洛马琴科 | 来自: 拳击吧

摘要: 前面讲过了,初学者一定要多看专项内容的视频,包括比赛的、训练的、教学的。网上很容易找到各种各样的视频,尤其是著名的、当下正红的拳王们的视频,近几年火得一塌糊涂的帕奎奥天马流星拳空击、梅威瑟花式手靶训练 ...

文/拳击吧洛马琴科

版权/拳击吧


三、知道什么阶段该模仿什么,不该模仿什么。分清楚哪些是该欣赏的部分,哪些是该学习的部分。


前面讲过了,初学者一定要多看专项内容的视频,包括比赛的、训练的、教学的。网上很容易找到各种各样的视频,尤其是著名的、当下正红的拳王们的视频,近几年火得一塌糊涂的帕奎奥天马流星拳空击、梅威瑟花式手靶训练,前些年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的王子哈梅德戏谑拳台、琼斯双手放在屁股上一转身击倒对手.......凡此种种,很多拳迷朋友问我,如何练到这样的境界,甚至一些初级的专业选手在试图模仿这些。对此我一向是持批评态度的:他们是顶级拳王,他们是职业拳击的当红偶像,他们在拳台上或者在公开训练时所展现的这些东西其实是在刻意的表演,这些表演化的东西是不能跟基本技术训练混为一谈的。


下面我们先来挖掘一下这个问题的渊源,职业拳击是最最典型的商业体育,职业拳手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为人们热衷的明星拳手,因此从我们能够找得到影视资料的四十年代美国著名拳王威利佩普开始,就有凸显个性、张扬不羁的表演化风格打法出现。拳王阿里的蝴蝶舞步、围绳防守等等在当时特立独行的技术风格何尝不是阿里成为最伟大拳王的重要元素之一。所以,后来我们所熟悉的无论是王子哈梅德、拳台上的舞者奥古斯都、闪躲天王快乐罗拉、还是协调性天赋过人的琼斯、梅威瑟等等他们在拳台上下所刻意展示的东西,是服务于商业化包装的。而且,全世界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深受美国文化倡导的自由主义个性张扬等元素的影响,加上美国本土的黑人选手多数都受到黑人街头文化的熏陶,因此在近代以欧美黑人为主要角色的职业拳坛,各种自由奔放的表演化风格甚至拳台下的炫富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什么苏联系拳王们很少有这类表演化的风格和表现?无论从早期的俄罗斯顶级拳王次尤,到乌克兰巨人克里琴科兄弟,到波维特金和查加耶夫等近些年涌现的俄系重量级强人,再到现在当红的戈洛夫金和科瓦列夫,乃至所有人都认为技术运用过于复杂甚至繁琐的洛马琴科,所有俄系拳王中鲜有花哨炫目的表演化风格。这是因为苏联系国家的拳击技术是发源和服务于奥运会的业余拳击运动,业余拳击比赛就三个回合,两个选手要争分夺秒的去赢得每一个瞬间的攻防交换,哪有功夫玩儿什么花活儿?苏联系选手真正进入职业拳坛是近十几年的事,再早些时候二十年前几乎只有次尤跟基洛夫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转入职业,所以俄系拳击讲究实用主义,进入职业拳坛时间较短,他们还没有形成欧美选手、尤其是受到美国自由主义文化和黑人街头文化(嘻哈、涂鸦、炫富)熏陶的那类喜欢表演、炫技、凸显个性的习惯。


挖掘和对比了俄系拳击跟美国黑人拳击在本质上的一些区别之后,我的观点是:无论作为专业选手还是业余爱好者,请多关注和学习俄系拳击的技术风格和训练体系,尤其是初级和中级的选手,因为它更加注重实用主义,更有利于你打造扎实的基本功和稳健的拳感。从身体素质特点上来分析,中国人的身材、肌肉素质特点也更加接近苏联系国家而不可能更接近欧美的黑人,尤其是中大级别。而且,事实已经在不断验证,俄系选手近十几年大量涌入职业拳坛之后,现在几乎已经占据了世界拳坛中大级别的半壁江山,即使在中小级别也开始崭露头角。


至此,不是说花哨炫技的风格完全不能去学习和模仿,假如你真的是天生如此张扬的个性,那么在你经过千锤百炼、成熟的掌握了基本技术之后,实战中你的表现和风格自然会跟着你的性格去寻找方向的!


另外需要纠正一下,绝非所有黑人选手,也绝非所有美国黑人选手都是那种张扬炫技的风格,即使在美国本土,老一辈的教练中也是风格各异的,何况近些年墨西哥等拉美拳击自成一派的风格已经大量的融入到美国选手的训练当中。因此据我观察,在美国本土,以梅威瑟家族为代表的充满了黑人街头文化韵味的拳击风格成为一大派别,尤其是梅威瑟近些年大红大紫的情况下。墨西哥等拉美国家风格进入后形成的更加务实的一派。以及老一辈美国拳击家亦然沿袭着传统职业拳击打法的扎实与硬朗,但一部分选手受到梅威瑟类型的影响,一部分则受到拉美风格影响,属于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一派。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中国的专业队拳击,新疆拳击深受俄系拳击影响,一直比较稳健和强大,内蒙拳击也受到俄系和蒙古拳击的影响较深,其他绝大多数省份的专业队,近些年都受邹市明所代表的贵州队风格影响,大部分专业选手的发力技术薄弱、重心不稳定、控制能力差、拳峰不好、节奏感差、过于依赖速度和机动性等等。个人认为它已经完全偏离了拳击技术的核心本质,它只是沦为奥运会拳击规则下争夺成绩的一个伎俩。虽然现在奥运会规则改革,向职业拳击靠拢,但是中国专业队里的训练还没有顺利跟上,此问题以后择机探讨,在这篇文章里只提醒广大拳友,尚不能完全信赖国内专业队的技术教学和训练体系。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wangedou.com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京ICP备1802292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244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