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无双话拳事」:泰森、3G是天才,他才是最佳模仿对象
很多喜欢拳击的票友在研习拳击技术时,都喜欢以自己喜爱的偶像为范本模板,如此一来,人气最高的泰森、罗伊·琼斯、戈洛夫金、洛马琴科等拳手,自然成为了被模仿的最多的对象。拳迷们模仿他们的技术,复制他们的动作,甚至连他们一些非正规拳击技术之外的习惯性动作,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殊不知,这些绝代天骄们之所以能在拳台上做出惊才绝艳的表演,99%的努力固然必不可少,但最重要的,还是那1%的绝顶天赋。换句话说,他们是天才,模仿不来的。
其实,票友们研习拳击技术,最佳模板是他——墨西哥三剑客之一、帕奎奥一生死敌胡安·曼纽尔·马奎兹。
▼他不是天才,不能像泰森一样举手投足间,都自带“气吞万里如虎”的王者威势,更不可能像巅峰时期的罗伊·琼斯一样,“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谈笑间强敌灰飞烟灭。他所倚仗的,只有一首当今职业拳坛最规范、漂亮的拳法与组合拳技术,如果你的手里恰好有一本足够权威的拳击教科书,你会发现,马奎兹的几乎每一个动作,都同书中给出的示例一模一样。他是现代拳击技术最好的模特。
▼以擅长分析技术著称的英国拳击专栏作家李·卫莱曾评价马奎兹:“他是那种可以在一组连击里,将拳击技术中的每一种拳法展示一遍的组合拳高手,他依靠的不是快,而是节奏、线路、角度、重心的合理变化。”事实也确实如此,看马奎兹打组合拳,是一种美妙流畅的视觉享受。某种程度上讲,看他打拳有些像是国庆节看阅兵仪式,规范、整齐、有力、振奋人心。
马奎兹的拳法最难得之处,并非是饱受赞誉的规范、流畅,而是——高效!下面笔者以他同“斯巴达勇士”迈克尔·卡特斯迪斯的比赛为例,向各位读者详细阐述:
▼比赛发生在2010年11月,当时正值当打之年的卡特斯迪斯,是典型的暴力型重击手,爆发力强,速度快,身体素质强横。硬件条件上,远比当时已经37岁的老马更出色。比赛第三回合,冲劲十足的卡特斯迪斯便以左手拳将马奎兹重重击倒,占据优势。
▼然而,老辣的马奎兹凭借坚硬的下巴与丰富的经验挺过难关后,很快便以极其高效的出拳进行反击。图片中可以看到,马奎兹的反击十分精准,最集中的击打点,便是对手的下巴,出拳角度丰富刁钻。尽管大多数时间都被身体强横的卡特斯迪斯顶在围绳边,但实际上,他才是不停地在局部战役中讨得便宜的那一个。
▼直到第九回合,对手的锐气与体能已经被消耗掉大半,马奎兹终于发起了效率惊人的总攻,拿手的炫目组合拳再度出现,最主要的攻击目标,仍然是对手的下巴。连番击打之下,卡特斯迪斯的斗志与战斗能力被彻底吞噬,以惨遭TKO的结果输掉了这场原本占优的比赛。
▼还是没体会到老马的拳头有多高效吗?那好,请看双方赛后的击中数量与区域。卡特斯迪斯共击中194拳,弹着点在老马的两侧头部、下巴、两肋分部得非常均匀;而马奎兹的拳头共命中327次,其中,足足有182拳击中卡特斯迪斯的下巴!足足是对手的4.5倍!这样的效率,岂有不胜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