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这个故事献给那些怀有战胜千难万阻决心的人们 - 格斗人生 - 玩格斗 - 您的搏击加油站

玩格斗

玩格斗 首页 最新文章 格斗人生 格斗人生 查看内容

这个故事献给那些怀有战胜千难万阻决心的人们

2017-11-18 16:55 | 原作者: 格斗时代 | 来自: 格斗时代

摘要: 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人乔·路易斯和德国人马克思·施梅林这两大著名拳击手一共在擂台上对决两次,而这两次对决在历史上也被看作是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

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人乔·路易斯和德国人马克思·施梅林这两大著名拳击手一共在擂台上对决两次,而这两次对决在历史上也被看作是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这两个男人,一个象征着美国自由与民主精神,而另一个则象征着纳粹主义的不公与不正(因当时希特勒不得人心)。


十战九胜的路易斯短短三年之内他就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名人,这也使得他自信心膨胀。当时人们预期路易斯可以在短时间内就打败施梅林。比赛前一天,他甚至没有去擂台训练,而是去打高尔夫。施梅林则专注地进行了赛前训练,并且他发现路易斯的防御上有一个弱点,路易斯在甩出直拳连击之后就会放松防御。


第一次对决是1936年6月在洋基体育场开展的。路易斯果不其然如施梅林所料,放松了防御。在第4回合的时候,这个德国人用后手重摆拳把路易斯击倒。应该说,这是路易斯的职业生涯中第一次被打蒙,他的情绪无法缓过来,信心显然也遭受到了打击。之后,他以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在擂台上继续战斗,在第12回合的时候被施梅林以击倒制胜。全世界都震惊了。而且当时德国人无耻地将此次比赛作为他们宣扬白人至上主义的宣传点。


(当时,德国人认为施梅林是雅利安人的骄傲。雅利安人史前时期居住在伊朗和印度北部的一个民族。在19世纪中,出现过一种“雅利安人种”的说法,认为凡是讲印欧诸语言,特别是日耳曼诸语言,和居住在欧洲北部的人,都是“雅利安人种”。这些雅利安人比其他种族优越。这种说法已被F.博厄斯等绝大多数人类学家所否定,却被希特勒所利用,并成为纳粹对犹太人、吉普赛人以及其他一切非“雅利安人”采取灭绝政策的依据。)


路易斯认为自己辜负了美国,辜负了黑人民族,也辜负了自己,他感到无比愧疚。这次比赛之后,他改进了自己的训练模式,也可以说是开启了“复仇模式”。他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打败马克思·施梅林。每天清晨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打败施梅林,这个目标在他心中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赢得世界重量级冠军本身。次年,他通过战胜吉米·布洛克夺冠,他却公开表示除非报了当年战败之仇,否则他不会承认自己是世界冠军。


路易斯和施梅林的第二次比赛在1938年6月。洋基体育场里坐满了整整70000人,场外全世界的人们也都在收听这场比赛。其实施梅林本人是反对纳粹主义的,但是人们都把他和希特勒政权联系在一起,他身边甚至需要25个警卫人员来保护他不受到群众攻击。


此刻的路易斯点燃了热情,全力以赴地展开了猛烈进攻,第一回合就将施梅林三次打倒在地,直到裁判出来叫停。路易斯不战而胜。路易斯甩出了41拳,其中31拳稳稳地砸在施梅林身上,想比之下,施梅林只命中2拳。这次比赛之后,施梅林住院10天,被诊断在脊椎处有多处断裂。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男人之间非但没有私人恩怨,擂台之外的他们还有着深厚的友情。

 

生命中充满战斗,可大可小。没有人可以做常胜将军!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常胜,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失败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对待失败与逆境的态度决定了成王败寇。有的人会长时间被笼罩在战败的阴影之下,久久不能自拔。而有的人则会受到激励,更加坚定下一次取胜的决心,他们的注意力在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当机会第二次降临时,他们能够把握住。

 

总统先生卡尔文·库利奇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取代毅力。才能不行,有才能却没有成功的人处处皆是。天赋不行,一无所获的天赋简直是一个笑话。教育不行,世界充斥着受过良好教育的废物。只有毅力和决心无所不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wangedou.com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京ICP备1802292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244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