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这篇文章主要说明的是,碳水化合物对于拳击与格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获取碳水化合物。 我们会在另一篇推送中讲解拳击运动员的食谱。 虽然我知道你们点进来阅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知道如何减肥。 我尽量简化那些复杂的理论,使这篇文章通俗易懂。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看到许多新手对于碳水化合物敬而远之。 通常他们会认为吃这个会使人发胖; 另一些人试图用蛋白质来替代碳水化合物,因为他们觉得蛋白质会让他们增长肌肉,这没有错。 但是事实在于,不管喜欢与否,任何人都需要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 如果你曾经研究过食物金字塔,你会发现碳水化合物永远是最多的,占比最大的,处于金字塔的底层。 原因就是,你需要碳水化合物为你提供能量,就这么简单。 即使你不是拳击手或者运动员,你仍然需要碳水化合物才能生存,千万不能忽略它。 如果你想让你的身体变成一台战斗机器,那么必须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否则你的身体就会乏力,看起来也无精打采。 碳水化合物 vs 脂肪 碳水化合物不总是和脂肪划等号。 好的碳水化合物给你更多能量,不好的碳水化合物才会给你脂肪。 所以尽量使用中低血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成为你日常选择的重点。(下面会提到) 如果你摄取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却不锻炼或者没有快速的新陈代谢,那就很容易累积脂肪。 通俗地讲,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剩才会导致囤积脂肪 如果你纯粹是为了减肥而阅读这篇推送,那么我告诉你,去节食吧,节食无疑是最高效的减肥方式,还不用每天训练,多舒服。 但是你要知道这非常非常不利于健康。 如果想尽可能减少脂肪的增加,即尽可能选择吸收率比较好的碳水化合物,我们用国内的饮食习惯来分析:
拿大米和面条来讲,相比之下面条的吸收会更好,拿面条与披萨,烧饼来比较,面条的吸收更好。
但如果拿麦片,燕麦与面条比,燕麦则吸收会更好。 顺带一提,燕麦真的是一种非常好的碳水食物,做法也简单,你可以很轻松地就能在国内超市里买到“桂格牌”麦片。 正常人早餐吃100-150克左右的燕麦就会感觉有饱腹感了。 另外,干性水果(少水),例如香蕉,蜂蜜都是易吸收的高热量食物。
对于处于减重阶段的训练者,只要不让自己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多,再加上高强度拳击训练的辅佐就会减少尽可能的脂肪堆积。 如果你坚持训练,那么这些能量很快就会消耗光。 顶级的拳手每天要消耗7000卡路里,并且很容易就消耗完了。 好的碳水化合物通常地纤维含量很高,高纤维食物会在更长的时间内为您提供能量,他们也给你一种充满感觉。 良好的碳水化合物通常具有低血糖指数(GI),低血糖指数的食物不会引起血糖升高。 好的碳水化合物比如全麦面包、意大利面、蔬菜、水果、豆类、以及其他谷类面食。 那么不好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指的是那些经过精炼和加工的食物。 这些食物大多不是处于自然状态,大部分的营养价值已从这些食物中消除。 不好的碳水化合物食物通常装载有许多添加剂,包括着色剂,调味剂和防腐剂。 它们不易消化,并且它们刺激个体的血糖水平。 最恐怖的是它们经常会被做得非常精致,来诱惑你去吃它们。 其中包括你们平时最爱吃的糖果、馒头、烘焙食品、白米饭、精制白面粉以及其它白色面食和苏打水。 (但是如果你急需增重,你可以尝试多吃这些。) 在平时做饭的时候要注意少放盐,不喝碳酸饮料。 所以有时候,很多运动员的食谱和糖尿病人的食谱在某些方面有些类似。 有球迷在推特上问骑士队球星勒布朗-詹姆斯:我怎么才能变得跟你一样强壮? 答:“多吃蔬菜。” 下面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摄取碳水化合物的时间: 醒来的时候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早餐尽量多吃,剩下几顿尽量少吃,否则白天吃多了身体会费力消化食物而疲倦。 前UFC冠军“加州小子”法布说他每天的早餐要吃很多很多。 训练前(2-3个小时左右) : 你需要足够的能量来训练,所以在训练前尽量补充能量,并且也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这些食物。 特别提醒,训练前的半小时左右可以吃一根香蕉,有助于提高训练状态。 你会发现在赛前,很多足球、篮球或是橄榄球队的更衣室里都会备着一大串香蕉: 香蕉这东西可是天然的能量棒,香蕉富含易于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又有丰富的钾元素可以帮助维持肌肉和神经的功能性。同时,还能一定地减缓抽筋现象。 训练后 (30分钟到1个小时): 你的身体会感觉饥饿并迅速进入“休息”状态,这时候就改摄取碳水化合物让你的身体恢复活力,重建你的肌肉,让他变得更强。 注意,如果晚上不训练,就不要摄入碳水化合物。 传统的饮食方式是在晚上摄入最多的碳水化合物,然后在睡前吃些零食。 但对于那些在早晨或下午训练的运动员来说,这种饮食模式将会对脂肪的损失产生反作用,如果夜晚没有训练的话,就不要摄入碳水化物了。
对于职业拳手,高糖碳水化合物以及饮料这些食物通常适合于称重后,因为它们可以快速地将能量储存在肌肉中,因此意味可以在第二天的比赛中发挥最大的优势。 布兰顿-里约斯在称重过后吃鸡肉米饭补充能量 总而言之,你的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取决于你的训练量。逐渐提升训练量,如果你感到饥饿,就多吃一些。如果你觉得你是易胖体质,就少吃一些。 |